孔子嫡长孙表(始祖孔子至第十代孔忠)

至圣孔子基金会-首页    孔子嫡长孙    孔子嫡长孙表(始祖孔子至第十代孔忠)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述六经,垂宪万世,非但是中国文化人格化的总代表,更是人类精神语义符号的象征,并因之构成了中国民族最广泛的信仰组成,是以钱宾四先生以「孔子实亦代表了中国之民族性」概括之。

 

       先师孔子生于衰周之际,当时的宗周文明遭遇了最大的危机,规范被践踏、秩序被破坏、德治被抛弃,礼乐失去了旧日的尊严与力量,成为了当时当权者们夸示与享乐的工具。文武之道,礼乐之制此时已濒临消亡之际,中华文化很有可能像后来的罗马帝国那样在享乐、堕落和战争中消亡。而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一个存亡继绝的伟大人物出现了,这便是先师孔子。孔子一是继承、推广和宣扬了宗周礼乐文明,整理和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经典文献;二是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之功,以期重建周代的礼乐文明。同时,当时教育的权利掌握在王官手上,为当时极少数的贵族所独享。而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打破了这种贵族教育,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平民教育之先河,这是孔子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系易辞」,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六艺自此可得而成,故而孟子以「圣之时者」赞誉之。太史公司马迁亦赞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t019177d917b97b1d1d

署款为东晋顾恺之的先圣小影

 

4787908500c34944b27925327be219ce

署款为唐代吴道子的先师行教像

 

孔氏裤子弟孔鲤-532-483

 

       孔鲤是孔子之子,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孔子家语·本姓解》也说:「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鱼年五十,先孔子卒。」

 

       孔子曾经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陈亢为孔子门人,曾问伯鱼之学于夫子:您在老师那里,能得到独特的传授吗?孔鲤答:没有。他告诉陈亢,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从那里经过,父亲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于是我回来学《诗》。后来又在院子里遇到父亲,父亲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立身。于是我回来学《礼》。父亲对我的教导就这些。陈亢回去后,很高兴地对人讲:我想问一件事,却有了三个收获,听到了关于诗的理论,礼的理论,也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此即史上著名的「过庭」之说,世人也由此得知孔子并不因父子之亲而特别眷顾于伯鱼。

 

       《论语·阳货》又载:「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教子重乎《诗》《礼》,是以孔氏「诗礼传家」之源。

 

       孔鲤为人恭顺,从孔子所学,但历史上有关孔鲤的文献记述较少,详情不可考,金代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中曾有孔鲤「学通儒术,鲁哀公以币召之,称疾不行」的简短记载,但可知孔子虽曾位摄鲁相,却并未给孔鲤谋取私利,所以孔鲤也布衣终生。孔鲤卒后,孔子虽然极其悲痛,但仍依礼葬子,《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说:「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孔鲤身后葬于孔子墓之东,子一,孔伋。

 

5de00008e1e2c80a909

故宫南熏殿所藏历代圣贤画像中的孔鲤像,绘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后。

 

       孔鲤被后世尊为孔氏纨裤子弟,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二月,以「孔子之道,万世所尊,鲤实嗣之,亲闻诗礼,鲁堂从祀。厥由旧祠,疏以爵封,以示褒崇」,追赠「泗水侯」,奉祀于寝殿东侧;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春正月,又以「泗水侯孔鲤以先圣为之父,以子思为之子,而闻《诗》闻《礼》,《周南》《召南》之学,其在《鲁论》著名如此」,改祀孔鲤于孔庙大成殿西庑,列孔忠之次;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改祀孔鲤于启圣祠,配享祖父叔梁纥;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改祀孔鲤于崇圣祠,位在四配之列。

 

 

孔氏三世祖:子思子孔伋-483—约-402

 

       孔伋,字子思。孔伋的父亲孔鲤先孔子而死,父亡母去,留下年幼的子思由祖父孔子躬亲抚育。在祖父的教育和熏陶下,子思极其颖悟,且勤学好思。在孔子去世后,子思子则师从孔子门人曾子学习并发扬光大之,而深得儒学真传,「道统之传,独受其宗」。曾子着力发展了儒家的「内圣」之道,以此作为儒学「外王」的基础,子思则步曾子「修己内圣」观点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修己安民」的思想,而后来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学说的「亚圣」孟子则又是子思的门人。所以,子思子在儒学传继中实际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后世誉为「述圣」。子思子和孟子之学,更被后世誉为儒学的「思孟学派」,被视为儒学主干。从这一点上来说,子思子孔伋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先秦早期儒学的一个关键人物,在早期儒学发展史中也处于一个枢纽的地位。

 

       根据记载,子思在十六岁时到了宋国,曾与宋大夫乐朔言学,因言语冒犯,乐朔不悦,怂恿其徒围困子思,宋君获悉后亲往救援,子思才得脱险。后来子思遂仿周文王困羡里作《周易》、孔子陈蔡被围作《春秋》,而撰《中庸》四十九篇。子思子为孟子之师,故《孟子》所记尤多,后世所记,也应以之为准。子思一生以弘扬孔子学说为志,游学于鲁、宋、卫之间。秉持家法、恪遵祖宪,一生正直耿介,宣扬礼乐教化,虽处贫而不易其志,且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在各诸侯国中声望很高。

 

       《子思子》二十三篇久佚,《中庸》为《小戴礼记》所收,流传于世。《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子作《中庸》」,司马迁的这个说法虽然曾被前人质疑,但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却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可靠性。同时,《隋书·经籍志》还记载说《小戴礼》中《表记》、《坊记》、《缁衣》也是子思子所作。关于《中庸》,汉代郑玄注云: 「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郑玄和孔颖达也均证实了《中庸》即子思所作,宋代程子更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远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由于《中庸》的影响在后世愈来愈大,至宋代朱子,遂将其从《小戴礼》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是为宋代以后王朝开科取士所必须。

 

       「中庸」,作为儒学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心法,自古就被受到特别重视,亦早已成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基础。其「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之说,主要言及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等儒门修养之法。子思继承孔子思想并发挥之,将中庸作为孔学之核心,以「中」、「和」为最根本法则,又将「诚」作为宇宙之本体,遂将天、人、物合而为一。《中庸》讲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乃「不可须臾离」;而关于诚与明的关系,「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之道论述「天人合一」观:人的喜怒哀乐皆是自然属性,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一篇,首揭天与性的关系,成为理学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性由天命给物,也就是赋予物,这体现的是原始理学的本体论。而人与物的道则是率性,也就是依照天的规则,这体现的是理学的方法论。《中庸》的观点,补充了《论语》中性理方面的阙失。孔子罕言性理之学,可知的孔子论性理言论仅见于《易传》。《易传》对天的功能阐发极多,尤以天生成化育为重中之重。理学的源头,一为《易经》、二为《中庸》,而由于文王卦辞主要说卦义,周公爻辞多自道德政治之类言。因此孔子易传的广大与高明,就成为了理学本体论的来由。后人可以看到,《中庸》多讲人与物,而《易传》则以「天」为主要内容。两书一贯的宗旨就是天与人物执行共同的规则,于是「理」这一伟大的概遂念应运而生。西方哲学冀图以绝对的框架来描述自然的主宰,而中国理学则以一概念而统摄之,通过即一物来穷尽可能的「理」,由「用」达到「体」。此即《中庸》在理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通过子思子的著作可以看出,他在孔子、曾子之后深入探讨了人性,认为最初的人性是仁爱,而忠、义、礼、智、信等品质都是由「仁」生发而来。通过子思子的这个观点,可以发现这其实已与孟子的「性善论」非常接近。同时,子思子继承了孔子的中庸观,创立了「至诚」、「慎独」的哲学思想,这都成为后世儒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5dc00008ee71832d3c2

故宫南熏殿所藏历代圣贤画像中的子思子像,绘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后。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年六十二」,对于《史记》的这个记载,前人多有质疑,孔子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世系》也辩正说:「《史记》称子思年六十二岁,今考先圣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又六十九年而穆公始立,子思生于先圣未卒之先而受敬礼于穆公即位之后,核之年岁殊不相合,或以六十二为八十二之误。」孔继汾的这个观点极有见地,近代儒学大师钱宾四先生在其《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中专列《子思生年考》,对相关史料条分缕析,辩正旧说,其观点正与孔继汾相契。钱穆认为子思子当生于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其卒则不晚于鲁穆公十四年(前402),享年八十二岁。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以子思「圣人之后,孟氏之师,作为《中庸》,万世尊仰」,赠「沂水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春正月,以颜渊、曾参、孔伋、孟轲配享,「诏封曾参郕国公,孔伋沂国公,配享先圣」,由是,孔庭四配底定。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齐国公叔梁纥加封启圣王,鲁国太夫人颜氏启圣王夫人。颜子兖国复圣公,曾子郕国宗圣公,子思子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20)厘正祀典,改称子思子曰述圣。

 

       子思子除配享孔庭之外,后世还在山东邹县南关建有中庸书院(亦名子思祠、述圣祠),以衍圣公次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奉其祀事。

 

       子思子卒后,葬于孔子墓之南。子一,孔白。

 

 

第四代:孔白(约-429—约-383

 

       《史记·孔子世家》载:「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孔白为子思之子、孔子曾孙,学识广博并善于兵法,所以《阙里文献考》也记其「杂所习」,即言孔白才学多能。

 

       孔白曾居卫,子思派人送去书信。孔白接到父亲时,「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给父亲覆信写毕交与使者,「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孔白恭顺谦谨,在子思的教诲下名重一时,乃至于齐威王曾两次召其为相,「皆不就」。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孔穿与公孙龙辩于平原君所考》附列「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曾考订孔白生于周考王十二年,即鲁悼公二十八年(前429),卒于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四十七。

 

       孔白四十七岁而卒(一说四十九),葬于祖墓西北。子一,孔求。

 

 

第五代、六代:孔求(约-390—约-346)、孔箕(-351—约-306

 

       《阙里文献考》记载说:「五代求,字子家,楚王召不赴。年四十五卒,葬祖墓东北。子一,箕;六代箕,字子京,为魏相。年四十六卒,葬祖墓东南。子一,穿。」《孔氏祖庭广记》又载:「五代求,通习儒道,有遁世之志,楚召不仕。六代箕,字子京,为魏相。」

 

       《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说:「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但《汉书·孔光传》则记孔箕字子真。

 

       钱穆《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考证说孔求当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卒于周显王二十三年(前346),年四十五;孔箕生于周显王十八年(前351),卒于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四十六。

 

       史籍中孔求、孔箕父子所记无多,难征其详。

 

 

第七代:孔穿(约-312—约-262

 

       孔穿,字子高。《史记·孔子世家》载:「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孔氏祖庭广记》、《阙里文献考》均记载道:「子高游齐、赵、魏间。楚、赵、魏三国交聘之,皆不就。著书十二篇,名曰《谰言》。年五十一卒,葬祖墓南。」

 

       孔穿博学多闻,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曾周游于齐、赵、魏诸国之间。在赵国时,与战国时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就其「臧三耳」、「离坚白」、「白马非马」而辩论,留下一段著名的史话。孔穿不愧家声,恪守孔子之教,继承和发扬了孔氏家学,着成儒家之语十二篇,题名《谰言》。《孔子世家谱》记载孔穿「笃志博学,沉静清虚,有王佐之才,三国交聘之不起,皆咨访问,道崇以师礼。」

 

       钱穆《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曾考证孔穿周赧王三年(前312)生,而于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卒,年五十一。

 

       孔穿子一,孔谦。

 

 

第八代:孔谦(约-293—约-237

 

       孔谦,字子顺。关于孔谦的名字,《史记·孔子世家》所载有字无名:「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尝为魏。」而《汉书·孔光传》中则有其名而无其字:「穿生顺,顺为魏相。」《孔子家语》中则作「微」,名斌,字子顺。《孔丛子·陈士义》篇也是有其字而无其名,并记作「子顺」:「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子顺为相」,但其文下则又有注说:「孔武,后名斌,字子顺。子高之子也。」所以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世系》记为:「八代谦,或作武,后名斌,《史记》作慎。字子顺。相魏安厘王,封文信君。」

 

       孔谦曾被聘为魏相,力诫魏王「修仁尚义,崇德致礼」,「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孔谦之时,正是战国争雄最烈之际,孔谦当时清醒的看到「秦,贪暴之国也」,「秦之强,天下无敌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尽为秦乎」。但当时诸国游说之士多为利禄之徒,「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而孔谦终不为用。

 

       孔谦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修仁尚义、崇德敦礼,长于外交、善治商贾,而作为孔子嫡裔,在孔谦身上最鲜明体现的应该还是其劝诫魏王「修仁尚义、崇德敦礼」的特点,这也正是孔氏家风和儒学所恪守的一贯信条和原则。但《孔丛子》所载的详细时间,前人每有质疑。钱穆《子思以下孔裔生卒年表》则考证孔谦生于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卒于秦始皇十年(前237),年五十七岁。

 

孔谦三子:长孔鲋、次孔腾、三孔树。

 

 

第九代:孔鲋(约-264—约-208)、孔腾

 

       孔鲋,一名鲋甲,字子鱼,或谓之子鲋,或称孔甲。孔子第九代嫡孙。《史记•孔子世家》载:「子高生子慎。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于陈下。」

 

       孔鲋生于战国末世,其父孔谦相魏,年青时随父亲曾居住在魏国的大梁。他幼承家学,淹通六艺,与张耳、陈余同是大梁颇有名气的儒士。孔鲋秉承家学,砥节砺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振长策而御海内,一统六合。根据《孔氏祖庭广记》的说法是秦始皇曾「召为鲁国文通君,拜为少傅」,但至秦始皇三十四年,李斯议焚书,作为孔子嫡孙,孔氏家传藏书自然可以想见,他明白「书不出则有祸」,于是和其弟孔腾藏书于祖堂壁中,西行归隐于嵩山,继续传业授徒。

 

       陈胜军兴,孔鲋的好友陈余向陈胜举荐了孔鲋,陈胜「遣使者赍千金加束帛以车三乘聘焉」,于是率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战国策》所云「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作为孔子嫡裔、更兼名儒的孔鲋的自然深谙「以有道伐无道、救无辜伐有罪」之义,在陈胜军中,作为诗礼传家的孔子嫡裔孔鲋劝陈胜兴霸王之业,获得了陈胜的认可,但陈胜对于孔鲋的军事建议却认为一介儒生对军事是个外行,而大多不予重视。而当孔鲋又劝陈胜兴灭继绝、封六国之时,则更是引起了陈胜的反感。乾隆《曲阜县志·孔氏宗子》记载说:「鲋请兴灭继绝,封六国后。师古行军,礼重同姓,拜妻之父母。涉跪谢之,而不能用。及遣周文伐秦,不设备,孔鲋再谏曰『臣闻兵法,不恃敌之不我攻,而恃吾之不可攻。今恃敌而不自恃,非良计也。』涉不听,师果大败。」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孔鲋在陈胜军中只呆了仅六十天,便以『目疾』为由而离开。『博士凡仕六旬,老于陈。将没,戒其弟子曰,鲁天下有仁义之国也,战国之世讲颂不衰,且先君之庙在焉,吾谓叔孙通处浊世而清其身,学儒术而知权变,是今师也。宗于有道,必有令图,归必事焉。』孔鲋虽然义不帝秦、砥砺清节,但在政见上却很明白权变之义。他发现叔孙通通权达变,适合出仕,遂有了劝告他的一席谈。秦末战乱频仍,叔孙通审时度势,择主而仕,最终选择了刘邦。西汉开国之初的各种礼仪,即多为叔孙通所定。

 

       孔鲋离开陈胜后,据传在陈国隐居教授生徒,并专心搜集先世事迹资料,辑录了孔子、孔伋、孔白、孔穿、孔谦的言行事迹,并记录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合为二十一篇,名曰《孔丛子》。后来孔鲋卒于陈下(今河南淮阳),年五十七岁。他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主要还在于著名的鲁壁藏书,孔鲋身后逾半个多世纪,至汉景帝时,鲁恭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汉书·景十三王传》)《汉书·艺文志》又载:「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今按,应为景帝之误)鲁共(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恭)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俱,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被发现的这批鲁壁藏书,被称为「孔壁古文」,因为都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好多字时人已不认识,人称「科斗书」,于是这些经书又被称为「古文经」,后来孔子第十一代孙孔安国又进行了专门整理研究,从此就出现了古文经学派,这对后世中国经学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北宋时期,为了纪念孔鲋藏书之功,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于孔子故宅修建殿堂,名曰金丝堂。明弘治十三年扩修阙里孔庙,又将金丝堂迁建,在其原址重建鲁壁以纪念之。

 

       钱穆曾考证孔鲋生于周赧王五十一年(前264),卒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孔鲋去世后其子孙世居淮阳,孔鲋之子孔随,孔随以后则两代失考,至四世而为孔吉。孔吉生子何齐,孔何齐生子孔安。孔吉于汉成帝绥和元年受封殷绍嘉侯,奉商汤祀,国于沛(今江苏沛县),令其世袭,不再为孔子后;而奉孔子祀者则以次嫡、孔鲋仲弟孔腾之后。《汉书·成帝纪》记载说:「(成帝诏曰):盖闻王者必存二王之后,所以通三统也。昔成汤受命,列为三代,而祭祀废绝。考求其后,奠正孔吉。其封吉为殷绍嘉侯。三月,进爵为公,及周承休侯皆为公,地各百里。」平帝元始四年,「改殷绍嘉公曰宋公。」(《汉书·平帝纪》)光武帝建武五年,「壬申,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庚午,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后汉书·光武帝纪》)此后,孔鲋一支子孙失名,不知其踪。《孔子世家谱》也记载说:「(孔)安,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封殷绍嘉公,十三年复封宋公,为汉宾,位在三公之上。子孙失名,魏初降爵为侯,晋初罢封,而别赐宋侯绍子弟一人为驸马都尉,后遂无考。」

 

       孔腾,字子襄,孔谦次子,孔子第九代孙。《史记·孔子世家》云:「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长九尺六寸。」

 

       关于对孔腾生平的文献记载,揆诸正史和孔氏志书皆未见详说,且多有雷同之语。《孔子家语》孔衍序:「子襄以好经书,博学,畏秦法峻急,乃壁藏其家《孝经》、《尚书》及《论语》于夫子之旧堂壁中」,此言孔腾与其兄孔鲋鲁壁藏书的故事。《孔氏祖庭广记·族孙》载:「滕(腾)字子襄,鲋之弟也,长九尺六寸。汉高祖十二年征黥布还,过鲁,封为奉嗣君,亦尝为孝惠帝博士。终于长沙王太傅。」《阙里文献考·世系》的说法也基本与《孔氏祖庭广记》相同:「九代腾,字子襄,身长九尺六寸。汉高帝十二年过鲁以太牢祠孔子,封腾为奉祠君。惠帝时征为博士,迁长沙太傅,年五十七卒。子一忠。」

 

       博士官之设,始于战国之时,这是民间自由学术百家兴起后的官职创建,以与传统「王官学」中的「史官」相对,一般都是以学识渊博的学者来充任,从而参与政议,辅助决策,朝廷一切大政事博士都有参议发表意见的权利。孔腾身为孔子裔孙,更和其兄孔鲋藏书于旧壁,其志于诗礼、谨守家法也自然可以想见。但抑或正是因为「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是以孔腾在汉惠帝时的出任博士,是当时文献记载中的博士所仅见者。

 

       汉高祖十二年过鲁以太牢祠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祭孔子的帝王,而孔腾之获封奉祀君则是传统说法中孔子嫡裔在历史上首次明确记载的获得封爵之始。在孔氏志书和谱牒的记录中,虽然孔腾的父兄孔谦、孔鲋父子二人曾有文信君和文通君之封,实际上当时并非是以奉孔子祀的爵位出现,而仅为名誉上的称号而已,孔腾的获封,则被后世视作孔子后裔专主奉祀受封的开始。孔鲋卒于汉兴以前,且其后裔居住淮阳,是以孔腾得以受封。但汉高所赠封的奉嗣君仅一代而止,并未延及后世。《阙里文献考》也说:「孔氏世嫡自汉高帝过鲁,封九代孙腾为奉祀(嗣)君始创推恩之例,而尚未有世爵。」但关于孔腾的封号,诸书记载不一:孔子第六十七代嫡孙、衍圣公孔毓圻所撰《幸鲁盛典》云:「汉高祖自淮南还过鲁谒孔庙,封九代孙孔腾为奉圣君。」又,《四库全书·钦定历代职官表》:「孔子九世孙腾,汉高帝过鲁封为奉嗣君,一云奉圣君。」《钦定续通志·孔氏后裔传》又载: 「腾,字子襄。汉高帝十二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封腾为奉祠君。惠帝时征为博士。」

 

       孔腾一子,孔忠。

 

 

第十代:孔忠

 

       孔忠,字子贞,《史记·孔子世家》云:「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宋代孔传所撰的《东家杂记》说:「十代忠,字子贞。为博士。聚以兵破楚,封蓼侯,《史记》谓孔将军居左。」《阙里文献考·世系》又载:「十代忠,字子贞。该通六艺,有高尚之志,文帝时征为博士。年五十七。」

 

       汉代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说:「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至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朝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明师传读而已。《诗》始萌牙。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学官,为置博士。」东汉应劭的《汉旧仪》又载:「文帝时,博士七十余人,朝服玄端章甫冠,为待诏博士。」汉文帝一改前朝之弊,注重文治,仿秦制而设博士七十余人立于学官。孔忠该习古今、博通六艺、有高尚之志,而荣立儒林,其被诏为博士自在情理之中。由于文献阙如,今人已无从查考当时孔忠究竟为何博士,但身为孔子嫡裔,其恪守古经家法当自属可知。

 

       孔忠二子:孔武、孔安国。


 

 

 

 

2019年3月19日 11:1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