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孔子世家谱记录了从孔子开始,传承2500多年的历代孔子后裔的完整谱系,不仅是孔氏族人代代相传的文化根脉,也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典籍。1930年,年仅十岁的七十七代宗子、衍圣公孔德成亲自担任总谱修纂总裁,带领族人开始修谱,于1937年11月成谱(称《民国谱》)。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时局动荡,《民国谱》多未颁发,后历经劫难,多数被毁,幸有一二部被偷藏,劫后余生,成为珍贵史料。今转发孔德成先生为《民国谱》所撰之序,以飨读者。其中所讲《孔子世家谱》修撰之意义,现在读之,依然振聋发聩。
孔氏之有譜,自宋元豐始也,其後六十年一大修著爲例。比清乾隆甲子重修,距今百數十稔矣。支派之蕃衍,人事之遞嬗,年湮世遠,散漫無稽,斯可憾已。歲戊辰,廼承先母陶太夫人命,集族耆彦,公議重修,體例率舊而所錄加擴焉。蓋舊譜以博采難周,僅志魯籍六十戶,時爲之也。今則交通便而聲氣易達,爰舉流寓外省者並錄之,因而兼以剏矣。惟剏也,而徵集考覈,以至編纂,其繁蹟有倍蓰於前者,故七歷寒暑而始告成。嗚呼!難已!事旣蕆,将以付梓,余忝屬主鬯,乃薰沐告廟,更爲族人申以言曰,譜所以昭宗法也。
孔氏之先,遠出殷商,至我聖祖孔子而道集大成,單傳七世,厥後漸蕃。五季逆末搆變,孔祚幾盡,魯之宗親,僅四十三代祖温如公以藐孤存焉,是爲孔氏中興祖。後五傳而至端友公,以從宋南渡家於衢,是謂南宗;元至元間,洙公北遜,由元迄今,幾六百年,承襲罔替,是謂北宗。夫北宗有六十戶,南宗則衢州一支之外,凡宋時南渡與晉唐代南徙者尚有十餘支。然派分南北,流出一源,故合散爲聚,彙爲一譜,詳本支,序昭穆,粲乎秩然,莫之或紊。俾覧斯譜者,咸曉然於積之厚者流自光,則尊祖敬宗之心庶乎油然而生矣。雖然,猶未盡也,有世統焉,有道統焉。世統,我所私也;道統,我雖不得而私,然亦不得而諉也。
自我聖祖作師垂教,三世祖闡而述之,道之行如日月經天矣。厥後代有聞人,或以學顯,或以行著,悉附傳於譜,後之人履其庭,讀其書,其可不懔懔弗荷弗構之戒,而思善其繼述乎?矧道之隆污,天下興亡繫焉。自世運陵夷,邪說紛起,宗法失而倫常斁,社會風俗江河日下,君子憂之,則纘緖翼教,導民正軌,非他族人任也。雖運有通塞,道或晦於一時,而抱堅守白,不磷不緇,終必克昌於天下。此尤覧斯譜,思訓所当騐於心,而體於躬者。然則斯譜也,又豈徒昭世統而已耶?昔歸震川記其家譜,謂求其所以爲譜者。歸氏學聖人之道者也,言深且旨,而况聖人之後哉?吾族人其宜有以知所勉矣。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歲在丁丑春二月、七十七代孫、特任大成至聖奉祀官孔德成謹序
孔垂长和至圣孔子基金会
孔垂长是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第二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在社会上有“当代衍圣公”之称,被海内外有儒学情怀的人士视为孔子道统在当代的精神象征。衍圣公是自宋仁宗始历朝皇帝对孔子嫡长孙的封爵,至1935年中华民国将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其为民国政府唯一世袭的特任官。孔德成先生是第三十二世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49年迁台,2008年10月在台北逝世,其长孙孔垂长于2009年由台湾最高领导人马英九任命为第二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并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务。
孔垂长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以奉祀官、主祭官身份出席台北孔庙的祭孔大典,清明节期间主祭曲阜市的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和孔林家祭;2011年在台湾发起设立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2014年在大陆设立至圣孔子基金会并亲任会长,并受聘担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名誉理事长、孔子研究院永久荣誉院长、孔子博物馆首席名誉馆长、曲阜师范学校名誉校长、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名誉会长等荣誉职位。
至圣孔子基金会是孔垂长在大陆和儒文化圈国家开展活动的唯一平台。在孔垂长会长亲自领导下,至圣孔子基金会发挥孔子道统在海峡两岸及儒文化圈国家的影响力,依托海峡两岸礼学、教育等领域高端学术支持,活化海峡两岸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孔子文化资源,建设“孔子云”儒文化线上平台暨孔德成先生云纪念馆,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儒学机构举办“孔子文化春会”,与海外儒学机构开展孔子文化交流,推广成人礼、开学礼等儒家礼乐活动。
孔垂长先生和至圣孔子基金会希望与各地各界的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和应用,将孔子的仁道思想发扬光大。
订阅/合作/投稿
微信 / 微博:至圣孔子基金会
联系邮箱:chineseconfucius@126.com
往期精彩推荐
孔子第五十三代嫡孙 : 元朝终结南北宗并立局面,孔氏大宗自然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