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嫡长孙表(第四十一代孔昭俭至第五十代孔搢、孔拯、孔摠)

至圣孔子基金会-首页    孔子嫡长孙    孔子嫡长孙表(第四十一代孔昭俭至第五十代孔搢、孔拯、孔摠)

第四十一代:孔昭俭

 

   孔昭俭,孔子第四十一代嫡孙。《阙里文献考·世系》载:「四十一代昭俭,任南陵尉,授广文馆博士,兖州司马,赐绯,除秘书郎。袭封文宣公兼曲阜令。年六十卒,葬祖墓西北。」

 

   孔昭俭之时,恰逢晚唐末季,当时的唐帝国,政制昏庸,社会混乱,苍生苦甚。在这种时局动荡的情况下,唐政府对于文宣公奉祀林庙的廪俸自然难以再继。在历史上,自从汉元帝刘奭赐孔子第十三代嫡孙孔霸食邑八百户、以所采邑祀孔子,孔氏后裔始有世爵以来,孔子嫡裔爵为列侯、又晋上公,其封户则或加至一千户、二千户,或减至五百户、二百户、一百户,并以封户子孙的岁入来充当宗庙祭祀所需。但唐初孔子嫡裔并无采地,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才始诏以邹鲁百户,为隆道公采邑。但「寻以唐季丧乱,廪给不时。宣宗大中元年,从宰相白敏中奏,给文宣公岁绢百疋,以充享祀,而采邑复废。」(《阙里文献考·卷二十六》)

 

   对于孔继汾的记述,《宋史·儒林列传》也有记载:「宪宗元和十三年,平李师道,其子惟晊归鲁,诏以惟晊为兖州参军,奉夫子祀,复五十户,以供洒扫。惟晊生策,会昌元年,历国子监丞、尚书博士。大中元年,宰相白敏中奏岁给封户绢百疋,充春秋奉祀。自璲之至策,五世并袭封文宣公。策生振,懿宗咸通四年,举进士甲科,历兖州观察判官,至刑部员外郎。振生昭俭,历兖州司马、曲阜令。自策至昭俭,三世岁给封绢,以供享祀。」

 

   国破则家敝,国兴则家昌,诚为亘古不变之理。唐末丧乱,黄巢战起,天下民不聊生,而根据史料的记载,乱军更甚至有了吃人的记录:「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五》)

 

   这一切,非但造成孔子享祀之难继,更随之带来了一场孔氏阖族的灾难。

 

   孔昭俭一子,孔光嗣。

 

 

第四十二代:孔光嗣(874-915

 

   孔光嗣,孔子第四十二代嫡孙。孔光嗣不幸恰逢残唐五季这么一个人伦泯灭的时代。

 

   《宋史·儒林列传》载:「昭俭生光嗣,哀帝天佑中,为泗水主簿,奉孔子祀。」《孔氏祖庭广记》:「四十二代光嗣,斋郎出身。昭宗天佑中授泗水县令,陵庙主。年四十二,葬祖墓西北。生仁玉。」乾隆《曲阜县志·孔氏宗子》又说:「光嗣以斋郎授泗水县主簿,遭唐末世乱失爵,为洒扫户孔末所弑。孔末者,宋元嘉时蠲复鲁郡民供洒扫役孔景之后也。末见孔子后单衰多他徙,乘时不纲,谋冒圣裔,窃世爵兼县令。遂计害光嗣。光嗣子仁玉,字温如,生始九月,母张抱匿于外家。」乾隆《曲阜县志·通编》:「(后梁)干化三年,庙户孔末弑其主孔光嗣。光嗣子仁玉,生甫九月,母张氏抱走母家,其外祖张温匿藏之。」

 

   《阙里文献考·世系》:「四十二代光嗣,昭宗天佑二年以斋郎授泗水县主簿,遭世叛乱,遂失爵。初,元嘉间蠲鲁郡民孔景等五户供孔子庙洒扫役,其裔孙末见孔氏子孙单承,门祚衰弱,又多流寓他所者,乘时不纲,谋冒圣裔,窃世爵,遂计害公,卒年四十二,梁末帝干化三年也。子一仁玉。」民国《孔子世家谱》卷一也记载说:「景裔孙末,乘时不纲,谋冒圣裔,潜通乱民,歼灭曲阜孔氏既尽。惟公在泗水,又往弑焉。」

 

   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宁,民不聊生,此时的孔氏裔孙有很多流寓他处,阙里仅留有嫡孙一系。而残唐政制昏暗,藩镇复起,战乱不休,李唐皇室自顾不暇,对孔子的尊崇和圣裔优礼的情况自然可知。孔光嗣因时局的变乱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仅在唐天佑二年(905)以「斋郎」的身份获得了泗水县主簿一职。斋郎,这是一种较低级的职务,唐代太常寺所属的郊社署即设有斋郎一百余人,并无品秩,仅供郊庙之役。

 

   孔末,生于唐僖宗三年(883),本为刘宋元嘉十九年所赐孔庙的洒扫户孔景之后,史料记载其人生性好斗,奸邪乖戾。唐昭宗景福二年(893)时,当时早被赐名朱全忠的朱温在攻兖州、进曲阜时,时年仅十岁的孔末即曾获得朱温的夸奖。孔末虽为孔氏庙户,但远非良善之辈,又适逢乱世,时局板荡,遂起了谋逆夺位之心,于是伙同暴徒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杀戮几尽,然后又到泗水追杀了孔光嗣。继而夺其家产,窃取世爵,主孔子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这就是著名的「孔末乱孔」事件。经此之灾,阙里孔氏几被杀尽,造成孔氏家族历史上的一次千古血案。孔末乱孔,是为残唐五季名教衰微,人伦泯灭,率兽食人的真实写照。

 

   当时孔光嗣有一幼子名仁玉,《阙里文献考》和《孔子世家谱》均记载其生于干化二年(912)五月二十九日,孔光嗣被害时,孔仁玉刚出生九个月,由其母张氏抱至其外祖父母家中城北张阳里避难。孔末在追杀孔光嗣之后,欲斩草除根,又追杀至张阳里,逼迫孔仁玉外祖父母交出孔仁玉。孔仁玉的外祖母、张温之妻张姥姥,为保全圣裔血胤,毅然以自己不足周岁的幼孙代替,完全重演了一幕「赵氏孤儿」的血腥悲剧。

 

   孔末乱孔非但造成了当时孔氏家族的巨大灾难,更为后世「内孔外孔」的由来。在历史上,非圣裔者觊觎孔氏圣裔的优礼,希图优免徭役、假冒圣裔身份者不乏其人,故而后世历代政府均引为明禁,严内孔外孔之别,其目的正是尊崇先师,而欲优礼作为道统承传象征的圣裔,其首要正是先甄别其血统的真伪。在古代,此事不可谓不体大。同时,作为孔氏族人也认为孔氏阖族惨遭罹难,几近灭绝,非如此,则真正的孔子之后将永不翻身,伪孔的尊位也将永远保持,此远非孔子之教、儒学之义。孔末翦灭圣裔,冒宗窃爵,并非真正的孔子之后,所以,真孔伪孔在历史上区分甚严。《元史·孔思晦传》也记载道,衍圣公传至第五十四代孔思晦时,孔末之后又欲冒孔子后,孔思晦认为:「不早辩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稽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谱于石,而孔氏族裔益明矣。而在后来的《孔子世家谱·卷首》中,更是特列《嫡裔考》和《伪孔辩》以警后人。

 

   五季之时,孔光嗣究竟为何仅以斋郎的身份获得泗水县主簿而未能承袭世爵?孔氏志书、谱牒均没有记载,在正史中,唯有《旧五代史》提供了一丝线索:《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二年(927)八月「丁酉,以吏部郎中、袭文宣公孔邈为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天成四年夏四月「丙辰,谏议大夫致仕袭文宣公孔邈卒。」关于孔邈,《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二十》又载:「孔邈,文宣王四十一代孙。身长七尺余,神气温厚。登进士第,历校书郎、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为谏议大夫,以年老致仕。案:《孔邈传》,原本残阙。考《册府元龟》云:干宁五年,登进士第,除校书郎。崔远在中书,奏为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以亲舅独孤损方在廊庙,避嫌不赴职。」但《旧五代史》中并没有记载孔邈袭封的确切时间。

 

   而在孔氏志书和谱牒中,却均没有孔邈袭封的记录:《东家杂记·卷下》「续添袭封世系」:「四十一代邈,及第,至谏议大夫。」民国《孔子世家谱》卷一也记孔邈为四十一代:「邈,字准之。唐昭宗干宁三年进士第五人及第,终谏议大夫。无传。」在孔氏所有志书中,以孔继汾的《阙里文献考》考据最为详赅谨严,其内容也最为可信,但纵如此,也没有对孔邈袭封文宣公的记载。根据《孔子世家谱》的记载来看,孔邈并非孔德伦之后是无疑的,至于其为何被封孔氏世爵,囿于史料阙如,无从稽考。

 

   今天我们只能推测,或许正是由于孔邈的被封,孔光嗣才仅以斋郎的身份获得泗水县主簿一职。

 

 

孔氏中兴祖:第四十三代孔仁玉(914-958

 

   孔仁玉,字温如,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

 

   《阙里文献考·世系》云:「四十三代仁玉,字温如。梁太祖干化二年五月二十九日生,孔末之乱,生甫九月,母张抱匿于外家。既长,身长七尺,姿貌雄伟,通六艺,尤精《春秋》,为人严整,临事有果断。后唐明宗长兴元年,鲁人愬于官曰,曲阜令末非圣人后,光嗣有子仁玉育于张氏,今十九岁矣。事闻于朝,乃诛末,以公主孔子祀,授曲阜主簿。三年,迁龚邱令,封文宣公。晋高祖天福五年改曲阜令。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六月,帝平慕容彦超幸曲阜,谒林庙。召对,赐五品服及银器杂彩,诏以曲阜令兼监察御史。年四十五卒,赠兵部尚书,葬祖墓东北,夫人裴氏祔。继李氏,封陇西郡夫人,葬祖墓西。后世以孔氏几绝复兴,号中兴祖。复岁时祭其外祖张温之墓,为置祭田,立奉祀生,请蠲其徭役以报之。」《阙里志》、《孔子世家谱》所记亦大致相同。

 

   《宋史·儒林列传》记载说:「光嗣生仁玉,九岁通《春秋》,姿貌雄伟。后唐明宗长兴元年,以为曲阜主簿。三年,迁龚邱令,袭文宣公。晋高祖天福五年改曲阜令。周高祖广顺二年,平慕容彦超,幸曲阜,拜孔子庙及墓,召仁玉,赐五品服,复以为本县令。」乾隆《曲阜县志·通编》又载:「长兴元年诛孔末,以孔仁玉主孔子祀,授本县主簿。二年修复孔子庙祀。三年迁孔仁玉龚邱令,封文宣公。晋天福五年,县令孔仁玉到官。」

 

   孔仁玉自幼禀赋聪颖,九岁即善六艺、精于《春秋》经。但根据文献的记载,此时的孔仁玉却是「隐匿」长成。窃取孔氏世爵的孔末,此时不但以孔子裔孙自居主林庙之事,同时还是曲阜县令。五代之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也是历史上记载中两千年中国历史最黑暗的时期,所以传统史家往往以「五季」来称呼这个时期。「季」者,末世之意也。五季之乱,天下分崩,人心沉沦,道德颓败,朝廷虽在,天下实亡。当上曲阜县令的孔末,鱼肉乡里,史载鲁人「敢怒不敢言」,但后来孔末赖以依附的后梁朱温父子乱伦相残,旋即又被李存勖所取代,是为后唐庄宗。至后唐明宗李亶(嗣源)时,鲁人中有正直之士上书言明真相,遂揭露了「孔末乱孔」血案的真相,并告知李亶真正圣裔的情况,想必明宗李亶定在经过一番调查核实后,遂于长兴元年诛杀孔末,以孔仁玉主孔子祀,授曲阜县主簿,孔氏血海深仇方得以昭雪。长兴三年(932),孔仁玉迁龚邱(今山东宁阳)令,袭封文宣公。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又迁曲阜县令。

 

   但根据《阙里文献考》所记载的这个孔末篡爵和孔仁玉袭封时间的顺序,则又和《旧五代史》所记载的孔邈承爵时间多相抵啎。真实的历史事实究竟如何,今人似已难以稽考。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五月,因慕容彦超反叛,郭威亲征兖州、谒阙里。对于后周太祖郭威的谒阙里,《东家杂记》记曰:「幸阙里复再拜,乃留所奠酒器银炉等于庙。及幸孔林,又拜之墓前。」此为史籍之中,帝王致祭孔子以跪拜之始。同时,郭威寻访圣贤后裔,授孔仁玉曲阜县令兼监察御史,将七品官阶隆以五品服色,并把孔氏世爵加曲阜县正堂的形式固定下来。

 

由清人顾沅辑录、孔莲卿绘像的《古圣贤像传略》中的孔仁玉画像

 

   五季逆末构变,孔祚几尽,至孔仁玉才得中兴。自此以后,阙里孔氏再度繁衍兴旺。所以《孔子世家谱》云孔仁玉被「后世以孔氏几绝复续,推为中兴祖。祔祀始祖庙,百世不迁。」孔仁玉四子:孔宜、孔宪、孔冕、孔勖。后世除孔宪、孔冕两支失传外,阙里孔氏均为孔宜、孔勖之后。孔仁玉之后称为内院,至北宋又分为五位。

 

   「五位」,以孔氏五位传有后代的著名族人之职名而称誉:孔仁玉长子孔宜、长孙孔延世、曾孙孔圣佑、孔宗愿均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被仁宗改封衍圣公,孔氏后人尊称此大宗一系为「袭封位」;孔仁玉四子孔勖生五子:长延鲁(道辅)、次延齐、三延范、四良辅、五彦辅,这五支之中的二、三均失传,孔道辅又生二子,长子孔舜亮曾官至中散大夫,其后一脉是为孔氏「中散位」。次子孔宗翰官至刑部侍郎,其后一脉是为「侍郎位」。孔良辅官至太子中书舍人,其后是为「中舍位」。孔彦辅则曾任国子监博士,其后一脉即「博士位」。

 

   而孔末之后也立「五院」,故传统上称其为「外院」。他们和真正的孔子后裔相比,姓虽一字,实非一脉。民国二十六年《孔子世家谱·卷首》特刊《伪孔辨》,昭示后人:

 

   世之孔姓,自圣裔外有孔忠,字仲蔑,乃圣兄伯皮子,在七十二子之列,无传,此孔氏同出于子姓者也。其他非子姓而为孔氏者甚众。在列国时,卫有孔达,实出姬姓,其后为孔圉、孔悝;陈有孔宁。郑穆公有子十三,其一曰公子志,字士孔,后为孔氏;其一曰公子僖,字子孔,其后曰孔张亦为孔氏。又南宋元嘉中,有孔景盖鲁郡民也,本不姓孔,诏给圣林洒扫户,因随主姓。其裔孔末乘时不纲,翦灭圣裔,冒袭封爵,事觉罢免,其后裔谓之外院,明其非圣裔也。不意孔末子孙立意害主,旧恶屡萌。见中兴后裔称为内院,有五位之名,皆受国恩,遂乃窃仿名号亦立为五院,合党协赀力,与我族为难。金明昌三年有孔寅孙者,以内院端修不令其弟男昌宗等入学,诉于礼部。部是端修之议而黜之。后又有孔之仙者欲冒圣裔,四十九代族长孔玭不从,遂击杀玭等一家十一人。元延佑四年有孔礼者因袭封思晦不许其入庙拜祭,遂陈告省部自称二十七代孔乘次子景进之后,审系诈伪,编入里甲。明永乐三年,又有孔谊妄称圣裔,亦言系出景进,赴通政理告。征诸洪武天历碑,系西忠社民籍,自伏仗决。此皆洒扫后裔与孔姓仇不共天者也。逮于今日,外孔之环居阙里者犹复不少,多随我族行辈,隐存冒入之心。此次合修全国族谱,西隅社小孔家村与李官庄之伪孔先混入戴庄户,被户举查出后又混入大薛户,亦复败露。族长孔传堉将二户首严惩革除。凡我族人稍有心者,岂可贪图金钱忘为世仇以相援引乎?《语》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不戒欤!

 

   经过此难,孔仁玉非但被后世尊为孔氏中兴祖,更将其祔位于始祖之庙,百世不迁,更因之形成了一套中兴祖祭仪。而孔氏知恩图报,其外家也得到尊崇,孔继汾在《阙里文献考》记载说:「岁时祭其外祖张温之墓,为置祭田,立奉祀生,请蠲其徭役以报之。」明宣德二年(1427)曲阜世职知县蠲免张温家族一应杂差徭役。今天阙里孔庙崇圣祠之东,有明宣德五年所立的张敏撰文《孔氏报本酬恩之记碑》,碑阴则是宣德二年蠲免张氏徭役的执照。

 

 

第四十四代:孔宜(941-986

 

   孔宜,字不疑,孔子第四十四代嫡孙。孔宜自幼聪颖,十岁能文,并以孝闻于世人,但可惜的是考取进士没有得中。宋太祖干德四年(966),孔宜被特授为曲阜县主簿。秩满调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军事推官。当时吴越初定,黄州又是江鄂咽喉,孔宜在任上参佐军机,协助知州处理政务卓有政绩。宋太宗即位后,召见孔宜,后迁任司农寺丞,掌管星子镇(今江西星子县)关市税征。在星子镇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孔宜上书,认为江左始平,庶务不纲,此地又处江湖之会,商贾云集,请建制星子镇为军。孔宜上书后,廷议以星子镇人口过少,不宜建为军制,但把星子镇升为县,命孔宜为县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时转运使王明向朝廷举荐孔宜。孔宜觐见时,献上其所著文赋数十篇,获太宗的嘉赏,因以召见,令擢升孔宜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不久,又改任密州通判,后迁殿中丞。

 

   有宋一代,崇文抑武,大力推行儒家圣贤之教。宋太祖赵匡胤在即位的当年(960)就亲祭孔子于京师孔子庙,并下令增修庙宇,画图先圣先贤以祀之。还亲制赞词歌颂文宣王孔子及兖国公颜回,十哲以下则命宰臣制赞词。干德三年(963)又诏令孔子祀典以一品礼,孔子庙门立十六戢。孔庙大门立戟十六枚是一品礼制度,宋太祖时期的这个改变,是孔庙建制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于太平兴国八年(983)诏修阙里孔子庙,事成后立碑记其故事。修庙工竣后,孔宜贡献方物为谢,太宗批其奏折,又加封孔宜为殿中丞。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正月,大将曹彬、潘美等北征契丹,孔宜奉命督运粮草,不幸溺亡于拒马河(源于今河北涞源县境内),卒年四十六岁。

 

   孔宜三子:孔延世、孔延泽、孔延渥。

 

 

第四十五代:孔延世

 

   孔延世,字茂先,孔子第四十五代嫡孙。宋仁宗至道三年(997),真宗即位,授孔延世曲阜令、袭封文宣公。并赐帛五十疋、银器五十两及太宗御书并九经。咸平三年(1000),又诏本道转运使及州长史,待以宾礼,见勿庭趋。「庭趋」,早见于《论语·季氏》篇孔鲤趋庭的故事。《论语·乡党》中又言「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趋」,快走、趋进之意,就是小步疾行而前,在尊长面前应当趋进。古代僚属在官长面前必趋步以行,宋真宗赵恒诏令地方官长以「宾礼」礼遇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孔延世,而不能像对待一般下属那样要他趋见,是见诸文献最早的此类记录。天禧二年(1018),又赐文宣公家祭冕服。

 

   孔延世身材魁梧,为人大度,「博学善于吟咏」,因其父于宋太宗雍熙三年为督办粮饷溺于拒马河,朝廷特赐予孔延世学究出身,授曲阜县主簿,任期期满后,又曾历任闽县(今福建福州)和长葛(今河南长葛)县令。

 

   孔延世一子:孔圣佑。

 

 

第四十六代:孔圣佑(998-1032)、孔宗愿

 

   孔圣佑,字福卿,孔子第四十六代嫡孙。九岁被授同学究出身,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东封泰山,孔圣佑奉诏赴泰山陪位,特准位在京官之后。宋真宗封禅结束后,在孔圣佑的陪同下幸阙里、谒孔子林庙,加谥玄圣文宣王,祭拜孔子墓,赐祭田百顷及孔氏钱帛,并亲撰《玄圣文宣王赞》。宋真宗赵恒的这一系列举措,可谓是赵宋开国以来尊孔崇儒的最高潮。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改谥孔子「玄圣文宣王」,二年又改作「至圣文宣王」,并且真宗曾一度欲追赠孔子帝号,被廷臣以周无帝号为由劝阻之。

 

   孔子被追赠为王爵,此时的阙里孔氏,可谓沐浴祖荫、备极宠渥。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重建孔氏庙学,五年(1012)闰十月,因黄帝生于寿丘,改曲阜县为仙源县,授孔圣佑太常寺奉礼郎,后改任大理评事,掌仙源县钱谷。但直到天禧五年(1021),孔圣佑才袭封文宣公,以光禄寺丞知仙源县事,后来又迁为赞善大夫。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孔圣佑卒于太子中舍任上。孔圣佑无嗣,后来以其堂弟孔宗愿袭封文宣公。

 

   孔宗愿,字子庄,祖父孔宜,父孔延泽。孔圣佑因病去世,没有子嗣,但作为奉祀孔子的孔氏世爵则不能无主。根据传统宗法制度,经孔子第四十五代孙、时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孔道辅推荐、廷臣众议后,仁宗宝元二年(1039)授其堂弟孔宗愿国子监主簿,袭封文宣公兼知仙源县事。仁宗庆历三年(1043)春,文宣公孔宗愿重建尼山孔庙,立庙学学舍、置祭田。而尼山乃孔子发祥之地,关于尼山孔庙和庙学的创建,则始于后周显德年间。

 

   孔宗愿承爵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衍圣公」爵号的始封。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祖无择奏言:

 

   伏见至圣文宣王四十七(今按,为四十六之误)代孙孔宗愿袭封文宣公,乃是其人未死己赐谥矣。臣窃观前史,孔子之后袭封者众,在汉魏则曰褒成、褒圣、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及隋封以邹国,唐初曰褒圣,或为君,或为侯、为公、为大夫,使奉祭祀。唯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遂以均为褒成君,至唐开元二十七年,追谥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是皆以祖之美谥而加后嗣。生而谥之,不经甚矣。欲乞明诏有司,详求古训,或封以小国,或取尊儒褒圣之义,别定美号,加于封爵,着于令式,使千古之下,无以加于我朝之盛典也。

 

   仁宗接到奏文后,令内外两制词臣商议。集贤殿学士刘敞等议:「汉元帝初元元年,以师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成君,而霸上书求奉孔子祭祀。元帝下诏曰其令师褒成君关内侯霸以所食八百户祀孔子。及霸卒,子福嗣,福卒,子房嗣,房卒,子莽嗣,皆称褒成君。至平帝元始元年,始更以二千户封莽为褒成侯,而追谥孔子曰褒成宣尼公。以此观之,则褒成者,国也;宣尼者,谥也;公爵者,爵也。褒成宣尼公犹曰河献王云耳。盖推宣尼以为褒成祖,非用褒成以为宣尼谥也。唐世不深察此义,而以褒成为夫子之谥,因疑霸等号封褒成者,皆袭其祖之旧耳,故遂封夫子文宣王,而爵其后文宣公。考校本末,甚失事理。先帝既封泰山,亲祠阙里,又加文宣以至圣之号,则人伦之极致,盛德之显名,尽在此矣,尤非其子孙臣庶所宜袭处而称之者也。臣等以为无择议是,可用。其文宣王四十七代(今按,为四十六之误)孙孔宗愿,伏乞改赐爵名,若褒成、奉圣之比,上足以尊显先圣,有不可阶之势,下不失优孔氏,使得守继世之业,改唐之失,法汉之旧。《传》曰『必也正名』,又曰『正稽古立事,可以永年』,此之谓也。」(《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宋仁宗接受了祖无择、刘敞等人的建议,遂改封爵为衍圣公。

 

   宋仁宗之改封孔宗愿,是为历史上孔氏世爵衍圣公爵号之始。孔宗愿之后,虽经哲宗元佑元年曾一度改回奉圣公,但历时不久,又于徽宗崇宁三年又重新改回衍圣公之号。至此,衍圣公爵号乃定,从此,孔子嫡裔爵号衍圣公一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南京国民政府改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袭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从第四十六代到第七十七代,衍圣公的爵位共传承32世,历时880余年,先后承袭者43人,成为孔氏嫡裔沿用最久的封号,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世袭爵号。

 

   但此次改封,从刘敞奏文中可以看出,更改文宣公封号的真正首倡者并非祖无择,而是孔宗愿:「文宣王四十七代孙孔宗愿,伏乞改赐爵名。」孔宗愿被改封衍圣公之后,曾擢升为尚书比部员外郎。英宗治平年间,改任通判潍州(今山东潍坊),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六岁,赠谏议大夫,葬于祖墓之西。

 

   孔宗愿四子:孔若蒙、孔若虚、孔若愚、孔若拙。

 

 

第四十七代:孔若蒙、孔若虚

 

   孔若蒙,字公明,孔子第四十七代嫡孙。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二月袭封衍圣公,授仙源县主簿,后又迁新泰县主簿。但后来因为坐事被废爵。子二:孔端友、孔端操。

 

   汉魏以降,孔氏宗子的袭封并非专职奉祀,当时的制度实际是孔氏宗子也有着正常任官的考铨,只是把主持祭祀孔子当成一种特殊的孝道使命去完成。汉代的碑文也给后世留下了当时的真实记录:汉代褒成侯在当时虽以世爵奉祀,但因其自有封地与阙里孔庙不相毗邻,每年只能「四时来祠,事已即去」(《汉乙瑛碑》),「四时来祭,毕即归国」(《汉史晨碑》),此时庙内也无常守人员,而当时孔庙的诸多事务实际上是依赖地方官来操持,《乙瑛碑》、《史晨碑》所说正是当时的情况。远离祖庙居外做官,势必造成四时奉祀的难以遵行。

 

   哲宗元佑元年(1086)十月十五日,孔道辅之子、敕中散大夫鸿胪卿时鸿胪卿孔宗翰上言:「今后不使袭封之人兼领他职,乃乞别立,请俸终身,使在乡里。如此,则知其不可轻去,必能严洁祭祀,敦睦亲族。」孔宗翰上疏后,礼部和太常寺议商,把新改的衍圣公改作奉圣公,除承奉郎,每三年一任,依吏部格关升资任,不使兼领,以便专心奉祀之事,添支供给,随本资考。每遇亲祀大礼及冬正朝会,许赴阙陪位。孔宗翰所请之后,是为孔氏宗子专职奉祀之始,自此,阙里孔庙由宗子在乡主祀,遇皇帝亲临或遣官致祭则为陪祀。新改的衍圣公又被改为奉圣公,其实并非仅仅名称之变,重要的是从此孔氏世爵不再兼领他职而专主祀事,并由原来的无薪俸改为给薪制度。同时,在此之前原来的衍圣公(含改衍圣公之前)并没有固定品秩,其品秩是以兼领的其他官职所决定,而奉圣公则明确为承奉郎(正九品)。

 

   孔若蒙由衍圣公改为奉圣公,后来又晋升为宣德郎,正七品。哲宗绍圣三年(1096)敕令转运使于系省钱内支钱三千贯修葺阙里孔子庙,但在元符元年(1098)孔若蒙因监修祖庙坐事被废封爵,以其弟若虚袭封。孔若虚卒于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其去世后,宋廷仍以孔若蒙长子孔端友袭封。

 

 

第四十八代:孔端友

 

   孔端友,字子交,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崇宁三年(1104)十一月四日,宋徽宗赵佶又将奉圣公改回衍圣公。十一月十六日颁布的《文宣王之后袭封条贯》针对承袭人寄禄官的高低又作了细致的规定:「文宣王之后,世以长子承袭封衍圣公。未有官者,除判司薄尉。」孔端友初封时尚未出仕为官,是以「白身」袭封,所以授阶承奉郎。依照北宋的官员铨叙制度,承奉郎为正九品,是京朝官(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倒数第二阶。相比之下,当时即便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则也必须先任选人,然后再升迁改任京官。而「判司簿尉」,则是宋代选人的最低官阶,崇宁二年九月以后改为将仕郎,政和六年之后改为迪功郎,皆为从九品,迄南宋不变。而「白身」无官的孔端友,按照当时的制度,应该先除判司簿尉,或是徽宗为了表示自己优礼圣裔的原因所以才叫孔端友直接除承奉郎。从这个意义上说,衍圣公孔端友也得到了优待。直到政和四年(1114)时候,已经袭封十年的衍圣公孔端友仍为承奉郎,宣和三年(1121)才升二阶转至宣义郎(从七品下),当年又超升一阶特转通直郎(从六品)。

 

   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极具文化造诣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重道崇儒的帝王。徽宗在位期间有几个影响后世孔庙的重大事件:把孔子庙大殿命名为「大成」,并亲自题写「大成殿」匾额;增文宣王冕十二旒、孔庙立十四戟,悉如「王者之制」;制定《大晟乐》,自此,「礼」、「乐」才始分为二部,大晟乐也更影响后世释奠用乐千年。

 

   《东家杂记》的作者孔传,正生活在这个时期,并是当时的孔庭族长,其《东家杂记·历代崇奉》记载到,孔端友于崇宁三年袭封后,勤于祀事,于政和元年(1111)奏请大修阙里孔庙,徽宗允其所请,下旨「至圣文宣王改执镇圭。至圣文宣王庙旧立十六戟,今立二十四戟」,如王者之制。接着又下旨京东西路转运司,除拨省钱外,并于「本路诸州,军差杂役、兵士工匠和雇百姓修造」,「委袭封衍圣公孔端友监修」。政和四年(1114),孔端友「乞依诸路颁降大晟新乐,许内外族人及县学生咸使肆习,以备释奠家祭使用」,宋徽宗即下旨「依所乞」,「赐大乐礼器付本庙」。由是,阙里始备太常制度,这也开启了后世孔庙乐舞生之设的先河。孔端友又曾于宣和元年(1119),奉敕督造孔子墓石仪一组,即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八石,立于墓所,这也是至圣林中距今现存最早的石仪。

 

   由于孔端友主持林庙恪尽职守,徽宗于政和五年(1115)又特颁至圣文宣王庙朱印一方,印文为「至圣文宣王庙朱记」。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在孔端友四十四岁时,又特转通直郎,除直秘阁,赐绯章服,仍许就任关升。意即除衍圣公本职外,还可兼任、提升其他职务,以示崇奖。或许正是由于孔端友的恪尽职守,宋徽宗才特令其超升一阶。但虽然如此,孔端友十七年才转四阶,显然不符合三年关升的规定。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宋代的冗官冗兵制度所致。鉴于五代藩镇割据之弊,赵宋重文抑武,大力推行中央集权,设置了很多徒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官职,遂造成饱为后世所诟病的冗员现象,宋之积弱,和这种人浮于事的制度关系殊深。

 

   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正月,金人侵犯汴京。次年五月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北宋遂亡。五月庚寅朔,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九月,金兵分三路南下。建炎二年(1128)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十一月「壬寅,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祖配。」高宗扬州郊祀,诏令衍圣公孔端友赴阙陪位。孔端友奉诏后,与其堂叔父、朝散大夫、孔庭族长孔传,及堂弟、掌宣圣印孔少卿,孔若愚之子孔端秉等人同行南下扬州。但此时大举入侵的金兵却占领了山东、河南、山西等北方广大地区。正是在这种局面下,扬州郊祀完毕,孔端友有家难归,才「遂寓于三衢」。建炎三年(1129)正月,进入山东的金兵再次大举南下,渡过淮河,直逼扬州。高宗遂又从扬州再次「播迁」到杭州,孔端友及族人也只有继续「扈跸南渡」。到杭州后,孔端友于绍兴六年(1136)上书高宗,叙说孔氏旧典,现因兵燹而「挈家随驾南渡」,请赐以宅庙。高宗念孔端友一族「扈从之劳」,遂赐家于衢州(今浙江衢州),并诏「权以州学为家庙」,以供奉孔子、安居孔裔,仍封孔端友为袭封衍圣公,奉孔子祀。八年,拨祀田五顷以供祭祀。此后,衍圣公世爵在衢州共传承六世。孔端友后来曾出任郴州知州,但因应对叛乱不力,被改任为主管洪州玉隆观,后卒于任上。《宋史·礼志》亦载:「高宗绍兴二年以四十九代孙孔玠袭封衍圣公。其后,以搢、以文远、以万春、以洙,终宋世皆袭封主祀事。」由此,是为孔氏南宗,孔端友则为孔氏南宗始祖。

 

   而此时的孔氏祖庭,则早已沦陷为金人治下。孔端友扈驾南渡扬州陪位之后,由其胞弟孔端操代守林庙。孔端操,字子坚,以兄南渡代理林庙祀事。女真乃游牧民族,其文化远落后于中原衣冠。金兵攻占阙里后烧杀掳掠,孔子庙被火烧毁,粘没喝(完颜宗翰)看到孔林正有军士在挖掘孔墓,且孔宗翰墓已被挖开,当即将掘坟的十二个兵士全部杀掉。据史料记载,当时曲阜「庙宇与书籍俱为灰烬」,而通过这些史料正可管窥当时圣城阙里旧地的情况于一斑。金兵肆虐,焚烧祖庙、破坏祖坟,孔端操不久愤懑而亡。

 

   《孔子世家谱》载孔端操有四子:瑄、璠、瑱、玠,南宗孔玠正是孔端操之幼子。南宋建炎四年(1130),即金太宗天会八年,金人扶植永静军阜城人刘豫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史称「伪齐」。伪齐先用金天会年号,后奉金命又改元阜昌。金熙宗天会十二年(1134),伪齐刘豫则封孔端操次子孔璠为衍圣公。天眷三年(1140)冬十一月,金熙宗再封孔璠为衍圣公。此后,金、元之时相继袭封者有五十代孔拯、孔摠、五十一代孔元措、孔元用、五十二代孔之全、五十三代孔浈。

 

   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蒙古铁骑入侵阙里,孔子庙毁。孔元措赴汴京,以族兄孔元用代摄祀事。据史料记载,金宣宗兴定四年(1220)蒙古太师木华黎进曲阜,曾颁给孔元用衍圣公兼曲阜县印信。元光元年(1222),宋军收复京东西路,曲阜县复归于宋。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授孔元用通直郎,理宗宝庆元年(1225)孔元用权奉祀事兼曲阜县令。但随之蒙古兵取京东西路,曲阜县又入于蒙古。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6),郡王带孙攻益都,使孔元用随征,以其子主林庙祀事兼曲阜县尹。

 

   至此,阙里孔氏非但由于时局的丧乱而分为南北二宗,更由于历史的际会造成了宋、金、元三个统治区内各有一个衍圣公。

 

第四十九代:孔玠、孔璠(1103-1140

 

   孔玠,字锡老,孔端操幼子,北宗孔璠的幼弟。孔玠于建炎二年随伯父扈驾南渡,寓居衢州。孔端友去世后,以孔玠承袭世爵,奉衢州庙祀,成为孔氏南宗第二位衍圣公。根据宗法制度,是为孔子第四十九代嫡孙。孔玠一子,孔搢。

 

   高宗绍兴八年(1138),赐孔玠衢州田五顷。十年(1140)七月二十三日,正文宣王为大祀,用十二笾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升孔子祀典为大祀。十一年,增祀十哲。十四年(1144)正月,诏赐真玉圭。这一切,衍圣公孔玠正值其时。

 

   孔璠,字文老。孔端操次子,南宗孔玠之胞兄。宋高宗绍兴三年,伪齐刘豫授孔璠为迪功郎,袭封衍圣公,管勾祀事。金熙宗天眷三年十一月亦授孔璠为承奉郎,袭封衍圣公。卒年三十八岁。赠荣禄大夫。葬祖墓西。子三:拯、摠、抟。」《孔氏祖庭广记》的作者孔元措是孔璠之孙,他记载其祖父则是「废齐阜昌二年补迪功郎,权袭封,管勾祀事,天眷三年(1140)卒。」孔璠实际是在金代的袭封诏书下达后未袭封就已去世,所以《孔氏祖庭广记·世次》记载说:「金熙宗皇统二年三月,行省咨文宣王四十九代孙璠已袭封,未施行间身故。」

 

 

第五十代:孔搢、孔拯(1136-1161)、孔摠(1138-1190

 

   孔搢,字季绅,孔子第五十代嫡孙。孔搢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袭封衍圣公,曾奉诏陪祀太庙,后来被宋孝宗擢升为知建昌军(今江西抚州南城),再官至浙西参议,阶至右宣教郎,但却在孝宗淳熙八年(1181)遭到罢官。记录宋光宗绍熙元年迄宁宗嘉定十七年事迹的《两朝纲目备要》卷二也记载说:「(绍兴)二十四年,玠卒,以其子搢为右承务郎,袭爵奉祠事。淳熙中入侍祠,擢知建昌军。久之,坐妄用库金贬秩,遂不复用焉。绍熙初,累迁至朝散大夫,未几卒。至是,搢卒,诏以其子文远为承奉郎,袭封衍圣公。」孔搢一子,孔文远。

 

   孔拯,字符济,孔子第五十代孙。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三月,孔拯正式袭封世爵。金熙宗完颜亶时期正式将儒学定为国家政治的指导思想,天会年间在上京建立孔子庙,皇统元年又到孔子庙亲祭孔子。金熙宗在尊崇儒学方面多有建树,曾于天眷元年(1138)诏令以经义、辞赋两科取士。据乾隆《曲阜县志·通编》记载,皇统二年,又敕行台支拨钱四万千贯,修葺阙里孔子庙,委任曲阜县主簿孔环监督工役,禁官私侵占先圣庙地者,载于制条,为不刊之典,并免去孔氏后裔赋役。四年(1144),令于行省再拨钱一万四千五百贯、发南京八作司见材以助工役。九年(1149),修正殿。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1150)冬十二月,定衍圣公俸格高于常品,不久又晋孔拯为承直郎,秩正七品上。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1161)、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北宗衍圣公孔拯卒,年仅二十六岁。因其无子,以其胞弟孔摠袭爵。

 

   孔摠,字符会。孔璠次子、孔拯胞弟、南宗孔搢之堂兄。根据文献记载来看,孔摠颇具「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之风,他在曲阜县令任上,为官刚正,勤于吏治,恤老济贫,名声显著。孔摠承袭时期,正值宋金对峙之时,时局的动荡必然造成了林庙的颓敝,其看到林庙残破而深感不安,于是亲自率领人员到去蒙山砍伐木材,修复祖庙,继续了金代的维修圣庙工程,修复起郓国夫人殿及大中门、家庙、斋厅、祭祀库等建筑。

 

   大定二十年(1180)十一月,金世宗召孔摠赴阙,欲留朝任用。尚书省认为孔摠主奉孔子祀,若留任于朝,孔子林庙的奉祀就会有阙,孔摠也以其职责是林庙祀事而力辞,金世宗完颜雍深为感动,遂取折中之法特授孔摠为曲阜县令。孔摠就任曲阜县令后精勤吏事,恪尽职守,从县署到其居住地往返十五里有余,却没有一天缺位,出现了曲阜县「差科甚均,词讼无滞」的局面。而按照当时的税收制度,百姓在每年夏季需要以户为单位缴纳一定数量的绢,收布则只能是正匹,不足一匹的则「旧例合并,全匹输纳」,这种规定非但不合理,更为具体办事的差役提供了盘剥百姓的机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孔摠发现这个问题后,革除旧弊,下令一律和算和买,改善了缴纳办法,收到百姓的欢迎。孔摠在任曲阜县令期间还曾维修曲阜县城墙,在动工之前,他告诫具体办事的人员说:「慎勿拆庐舍、坏冢墓,若庐舍有碍,当随地筑之。冢墓有坏,当以己俸完之。二者既安,吾心亦安矣。其有不成葬穴,无主暴露枯骨,当遣使厚葬之。」(《金故赠正奉大夫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孔摠不负祖德,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交待下属不许拆毁民房、毁坏坟冢,如果真有需要动迁的房舍应当随地为之重盖新房,如果有损坏坟墓的应当用自己的薪俸为之修理好,如果有暴露枯骨的无主坟墓则收敛厚葬,立碑说明是「丛冢」,令邑人春秋致祭。

 

   《论语·雍也》章记载子贡曾问孔子:「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讲究「生生」、讲究「尽性」,人虽是宇宙间渺小的生命,但因能「尽性」,即能实现自我、开物成务、推己及人,同时也能实现他人。儒学的核心曰「仁」,这也是儒学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标准。《中庸》上说「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所谓「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生生之德也」,在天覆地载之中,体现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一体之仁,反映出中国文化敬天重德、仁慈博爱的思想精神,她是覆盖于整个社会、自然与人生的。孔摠在改革税收方法和修葺城墙时期的做法,则生动的诠释和践行了其先祖孔子之教。

 

   孔摠在曲阜县令任上因政绩显著,后来又被擢升为奉直大夫,于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元年(1190)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葬于祖墓西南,诏赠光禄大夫。元配孙氏,宋副枢密使、泗水县人孙傅之女孙,封鲁郡太夫人;继配侯氏,亦泗水县人,封鲁郡太夫人。子二:孔元措、孔元纮。

 

2019年3月19日 15:50
浏览量:0
收藏